世卫组织宣布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每日财经(Mrcj88.cn)讯:

世界卫生组织7月23日宣布,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的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世卫组织发布的最高级别警报。

世卫组织评估认为,猴痘疫情在全球以及除欧洲外的其他地区是中等风险,在欧洲地区的风险是高风险。猴痘疫情还存在进一步国际传播的明显风险。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简而言之,我们目前面临一场通过新的传播方式在世界各地迅速传播的疫情,我们对其了解太少”,它符合《国际卫生条例》关于“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标准。
世卫组织6月23日召开关于猴痘疫情的突发事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6月25日,世卫组织宣布,猴痘疫情暂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当时世卫组织收到了来自47个国家和地区的约3040例猴痘病例报告。
但近一个月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向世卫组织报告了更多的猴痘病例。截至目前,已有75个国家和地区向世卫组织报告了超过1.6万例猴痘病例。7月21日,世卫组织再次召开关于猴痘疫情的突发事件委员会会议,但突发事件委员会未能就猴痘疫情是否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达成一致。
依据2005年制定的《国际卫生条例》,突发事件委员会评估疫情是否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向世卫组织总干事提出建议,最终由世卫组织总干事决定是否宣布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相关报道
世卫将猴痘疫情提至最高级别警报 并提出四类防疫建议
当地时间23日下午15点,世界卫生组织在日内瓦召开记者会。
总干事谭德塞宣布,将猴痘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该组织发布的最高级别警报。谭德塞解释称,猴痘的风险在全球范围内是中等的,但在欧洲风险很高,并且很明显存在进一步国际传播的风险。
6月25日,世卫组织并未将猴痘列为“国际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但自那时起,感染人数在近一个月内飙升。
今年年初至7月20日期间,全球共有72个国家报告了14,533例疑似病例和实验室确诊病例。不过数据显示,猴痘目前只在非洲报告了5人死亡。
谭德塞在记者会上表示,世卫组织根据各国的条件分成了四类,在抗击猴痘疫情方面分别专注于不同的侧重点:
第一类:没有猴痘病史或近21天没有新病例的国家
世卫建议这些国家的政府建立或启动卫生和其他部门的协调机制,阻止人际传播。谭德塞还要求政府尽可能不要污名化这种病毒,以免感染者不愿报告病情。
另外,世卫要求这些国家提高检测能力。由于猴痘病毒可能主要通过性传播,政府需要和民间社会网络合作,并将工作重点放在亲密接触行为较多的环境和场所。
第二类:人群中出现输入猴痘病例的国家
世卫建议这些国家以阻止猴痘病毒人传人为目标实施相应行动,并尽力保护可能面临严重风险的弱势群体(低抵抗力人群、儿童、孕妇)。
社区层面上,政府要进一步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并且加强病毒监测,比如提供精准可靠、价格实惠的检测测试。若确诊,应告知患者将传播风险降至最低,并追踪其密接者。
除此以外,还需要建立感染防控策略和医疗对策研究。同时确诊患者应避免国际旅行。
第三类:出现人畜共患传播的国家
世卫建议当局建立或启动国家和地方层面的协作机制,了解、检测、和管理动物对人类的传播风险。世卫还建议当地政府进行详细的案例调查和研究,以了解猴痘病毒的传播模式。
第四类:具有医疗资源制造能力的国家
世卫组织建议这些有能力的国家提高猴痘检测剂、疫苗或药物的生产和供应,并与世卫合作分配这些资源,最大效力地阻止该病毒在全球范围内传播。(来源:财联社)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 责任编辑: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