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公交车还贵的共享单车 这种定价是否合理?

sansa2025 sansa2025
5
2025-08-14
     “共享单车价格比公交车甚至打车还贵”曾引发广泛讨论,如今,又有一家共享单车平台宣布涨价。   8月5日晚间,美团单车宣布,由于硬件和运维成本的增加,2022年8月10日23时起,美团单车骑行畅骑卡无折扣价将进行如下调整:7天卡无折扣价调整为15元;30天卡无折扣价调整为35元;90天卡无折扣价调整为90元。据悉,这三档骑行卡目前价格分别为10元、25元、60元。   值得一提的是,美团单车并不是这两年来首个宣布涨价的共享单车平台,早在去年3月,哈啰单车就因为在上海率先涨价被多方讨论,而这一年以来,也有不少用户反映共享单车优惠越来越少,骑行价格一直在攀升。   记者发现,经历共享单车“彩虹大战”如今进入稳定发展阶段之后,共享单车的价格一直在上涨。2016年9月,摩拜和ofo相继进入市场时,共享单车最初价格为0.5元/半小时,随着后续其他车型的推出,共享单车的价格调整为1元/小时,如今从市场平均水平看,一小时收费3.5-4元已成普遍现象。   互联网分析师丁道师通过微信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和网约车、共享充电宝涨价逻辑类似,任何一个行业经过了教育用户阶段后都会迎来一个理性的阶段,这样这个商业轨道才能盈利,任何一个新经济模式都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涨价也是一个合理手段。   除了行业竞争层面之外,共享单车涨价一定程度也来自于上游原材料涨价的压力。自行车协会发布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自行车上游原材料价格同比上涨超10%,自行车、电动自行车行业正面临生产成本上升较快等困难。而原材料上涨的压力正在从自行车制造企业向下游传导。   告别烧钱阶段   共享单车涨价成普遍动作?   虽然涨价幅度较大,但是也可以看到,美团单车的骑行卡价格依然在行业中处于中等水平。记者调查市面上主要共享单车平台骑行卡收费标准发现,青桔单车骑行卡7天、30天、90天无折扣价分别为10元、25元、75元,哈啰单车同档骑行卡无折扣价则分别为15元、35元、90元。   而对于本次涨价原因,美团单车在涨价公告中提到为“硬件和运维成本增加”,而此前哈啰单车的涨价原因则为“运维人力投入和产品折旧成本增长”。这也就意味着,经过早期的烧钱抢市场阶段后,共享单车如今进入理性竞争阶段,而随着上游成本和运维成本的提高,涨价成为整个行业的普遍现象。   对此丁道师表示,目前的共享单车收费消费者感知是偏贵,其实是从整个行业来说是相对合理的状态,因为一开始疯狂竞争的时候太便宜了,基本上是烧钱补贴来赢得用户认可,现在涨价是因为平台只有赚了钱,才能提供更好的服务、更新的车辆、更合规化的运营。   在他看来,这种涨价一定程度对消费者来说也是好事。“假如说平台一直是亏损的,那么作为消费者使用这种车辆也会不放心,你会担心哪一天如果倒闭了,那他的服务暂停了,我的钱还没有拿出来怎么办?健康的收费标准和盈利模式才是共享单车企业长期存在的基础。”丁道师表示。   实际上,随着教育用户和“烧钱抢市场”阶段的结束,“共享系品牌”涨价早已成为这两年的热门话题。以共享充电宝为例,大部分充电宝最初收费标准是1元1小时,后来一路涨价至4元1小时。另外,共享充电宝的24小时封顶价也从早先的20元上涨到了40元,一度被网友吐槽为“割韭菜”。   从共享单车的涨价史来看,2016年9月,摩拜和ofo相继进入市场时,共享单车最初价格为0.5元/半小时,如今,公开信息显示,目前,中国共享单车的市场均价为30分钟内起步价1.5元,后续平均1元/10分钟。今年,许多平台都调整了价格,提高至30分钟1.5元、2元不等。   共享单车业务长期亏损   涨价是唯一止损途径?   实际上,共享单车平台的涨价除了行业发展阶段之外,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长期亏损。这两年来,共享单车市场的格局基本稳定,形成哈啰出行、滴滴青桔、美团单车“三足鼎立”的模式,虽然巨头加持,格局稳定,共享单车业务却难以独当一面,依然是三家公司的主要亏损来源之一。   哈啰单车在2021年启动美股上市的招股书数据显示,自2018年起,哈啰单车就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最高年亏损金额超过20亿元。而被美团全资收购的摩拜单车2018年到2020年累计亏损接近50亿元。滴滴2021年的财报数据显示,青桔共享单车被划分进300亿的“其他业务”的亏损中。   巨额且长期的亏损,也让巨头对于共享单车这个超级流量入口的盈利模式探索显得更加的急切
     “共享单车价格比公交车甚至打车还贵”曾引发广泛讨论,如今,又有一家共享单车平台宣布涨价。   8月5日晚间,美团单车宣布,由于硬件和运维成本的增加,2022年8月10日23时起,美团单车骑行畅骑卡无折扣价将进行如下调整:7天卡无折扣价调整为15元;30天卡无折扣价调整为35元;90天卡无折扣价调整为90元。据悉,这三档骑行卡目前价格分别为10元、25元、60元。   值得一提的是,美团单车并不是这两年来首个宣布涨价的共享单车平台,早在去年3月,哈啰单车就因为在上海率先涨价被多方讨论,而这一年以来,也有不少用户反映共享单车优惠越来越少,骑行价格一直在攀升。   记者发现,经历共享单车“彩虹大战”如今进入稳定发展阶段之后,共享单车的价格一直在上涨。2016年9月,摩拜和ofo相继进入市场时,共享单车最初价格为0.5元/半小时,随着后续其他车型的推出,共享单车的价格调整为1元/小时,如今从市场平均水平看,一小时收费3.5-4元已成普遍现象。   互联网分析师丁道师通过微信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和网约车、共享充电宝涨价逻辑类似,任何一个行业经过了教育用户阶段后都会迎来一个理性的阶段,这样这个商业轨道才能盈利,任何一个新经济模式都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涨价也是一个合理手段。   除了行业竞争层面之外,共享单车涨价一定程度也来自于上游原材料涨价的压力。自行车协会发布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自行车上游原材料价格同比上涨超10%,自行车、电动自行车行业正面临生产成本上升较快等困难。而原材料上涨的压力正在从自行车制造企业向下游传导。   告别烧钱阶段   共享单车涨价成普遍动作?   虽然涨价幅度较大,但是也可以看到,美团单车的骑行卡价格依然在行业中处于中等水平。记者调查市面上主要共享单车平台骑行卡收费标准发现,青桔单车骑行卡7天、30天、90天无折扣价分别为10元、25元、75元,哈啰单车同档骑行卡无折扣价则分别为15元、35元、90元。   而对于本次涨价原因,美团单车在涨价公告中提到为“硬件和运维成本增加”,而此前哈啰单车的涨价原因则为“运维人力投入和产品折旧成本增长”。这也就意味着,经过早期的烧钱抢市场阶段后,共享单车如今进入理性竞争阶段,而随着上游成本和运维成本的提高,涨价成为整个行业的普遍现象。   对此丁道师表示,目前的共享单车收费消费者感知是偏贵,其实是从整个行业来说是相对合理的状态,因为一开始疯狂竞争的时候太便宜了,基本上是烧钱补贴来赢得用户认可,现在涨价是因为平台只有赚了钱,才能提供更好的服务、更新的车辆、更合规化的运营。   在他看来,这种涨价一定程度对消费者来说也是好事。“假如说平台一直是亏损的,那么作为消费者使用这种车辆也会不放心,你会担心哪一天如果倒闭了,那他的服务暂停了,我的钱还没有拿出来怎么办?健康的收费标准和盈利模式才是共享单车企业长期存在的基础。”丁道师表示。   实际上,随着教育用户和“烧钱抢市场”阶段的结束,“共享系品牌”涨价早已成为这两年的热门话题。以共享充电宝为例,大部分充电宝最初收费标准是1元1小时,后来一路涨价至4元1小时。另外,共享充电宝的24小时封顶价也从早先的20元上涨到了40元,一度被网友吐槽为“割韭菜”。   从共享单车的涨价史来看,2016年9月,摩拜和ofo相继进入市场时,共享单车最初价格为0.5元/半小时,如今,公开信息显示,目前,中国共享单车的市场均价为30分钟内起步价1.5元,后续平均1元/10分钟。今年,许多平台都调整了价格,提高至30分钟1.5元、2元不等。   共享单车业务长期亏损   涨价是唯一止损途径?   实际上,共享单车平台的涨价除了行业发展阶段之外,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长期亏损。这两年来,共享单车市场的格局基本稳定,形成哈啰出行、滴滴青桔、美团单车“三足鼎立”的模式,虽然巨头加持,格局稳定,共享单车业务却难以独当一面,依然是三家公司的主要亏损来源之一。   哈啰单车在2021年启动美股上市的招股书数据显示,自2018年起,哈啰单车就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最高年亏损金额超过20亿元。而被美团全资收购的摩拜单车2018年到2020年累计亏损接近50亿元。滴滴2021年的财报数据显示,青桔共享单车被划分进300亿的“其他业务”的亏损中。   巨额且长期的亏损,也让巨头对于共享单车这个超级流量入口的盈利模式探索显得更加的急切。有业内人士通过微信向记者表示,共享单车行业曾经的烧钱补贴大战已经结束,活下来的单车企业,为了生存,如今都普遍上调了价格,这是共享单车进入下半场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丁道师看来,现在的共享单车价格对于消费者来说偏高,但是这个价格是能支撑共享单车整个平台开支人员工资、运营的各种费用,甚至稍微还能有点盈利,因为现在已经不需要太多的资金砸钱打仗、做营销和投放,对于共享单车平台来说,在这样的收费标准下,投入较少的资金也可能获得能够持续的盈利。   至于共享单车涨价未来是否成为常态?丁道师表示,共享单车涨价也不会一直涨下去,因为这个行业还是要市场经济来调控的。所以在共享单车涨价之前,一定经过了内部测算,在实现盈利的同时,也不至于让用户觉得太贵用不起。   涨价是共享单车止损的唯一好办法吗?显然不是,记者在社交媒体上看到,对于这次美团单车的涨价,很多用户提到,共享单车价格越来越贵,车却越来越旧、越来越少,也有用户认为共享单车的服务和车辆维护水能并没有随价格一起提高。   业内认为,除了涨价之外,共享单车平台更应该提高精细化运营能力,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车辆质量,让更多消费者对于随着服务质量提升而增长的单车使用价格心服口服,避免因单方面涨价引发不满。
其他相关 RELEVANT MATERIAL
充电设施快速“组网” 203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突破1亿辆

充电设施快速“组网” 203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突破1亿辆

sansa2025 sansa2025
12
2025-08-04
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正在按下“快进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仅广东省公共充电桩数量已逾34万台,居全国第一。在汽车充电设施增长迅猛的背后,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加速崛起,而充电基础设施的完善,无疑会进一步助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由此折射出中国经济绿色发展的强劲动能。 充电设施快速“组网...
同比和环比的区别计算(环比与同比的区别的意思)

同比和环比的区别计算(环比与同比的区别的意思)

sansa2025 sansa2025
17
2025-08-04
(相关资料图) 1、一、性质不同同比性质:今年第n月与去年第n月比。 2、2、环比性质:表示连续2个统计周期(比如连续两月)内的量的变化比。 3、二、计算公式不同同比计算公式:同比增长率=(本期数-同期数)÷ |同期数|×1...
哈尔滨银行半年五曝违法 风控不守门连遭央行银监处罚

哈尔滨银行半年五曝违法 风控不守门连遭央行银监处罚

sansa2025 sansa2025
15
2025-08-04
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16日讯 从今年5月份至今,哈尔滨银行(06138.HK)接连收到大连银监局(大连监罚决字〔2018〕7号)罚单、央行哈尔滨中心支行(牡银罚字〔2018〕1号、牡银罚字〔2018〕2号)罚单、央行佳木斯市中心支行(佳银罚字〔2018〕第1号)罚单、齐齐哈尔银监分局(齐银监罚决字〔2018〕6号)罚单、央行涪陵中心支行(涪银处罚〔2018〕第1号)罚单,因多宗违法违规共计被罚款97.5万元。˂img style="max...
回撤控制显优势 “机构基”年内业绩表现相对较好

回撤控制显优势 “机构基”年内业绩表现相对较好

sansa2025 sansa2025
22
2025-08-04
在2022年以来的市场调整中,机构持有人占比较高的“机构基”能否独善其身? 记者统计了部分“机构基”今年以来的表现发现,机构持有占比较高的基金产品,在回撤控制上会有一定的优势,特别是因为申赎情况较为稳定,“机构基”的基金经理更能在调整中保持较好的节奏。业内人士表示,对于普通投资...
大涨解读:中科信息 涨幅19.99%

大涨解读:中科信息 涨幅19.99%

sansa2025 sansa2025
14
2025-08-04
(资料图片) 结合最新信息,中科信息(300678)(300678)股价上涨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公司业绩表现优异。根据公司发布的2020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56亿元,同比增长29.47%;净利润2.05亿元,同比增长38.47%。这表...
天天实时:IMF:只有通胀回归常态,发达市场利率才会降至低水平

天天实时:IMF:只有通胀回归常态,发达市场利率才会降至低水平

sansa2025 sansa2025
13
2025-08-04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4月发布的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表示,在人口老龄化和生产率增长乏力的推动下,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的利率将恢复到疫情爆发前的超低水平。该机构认为,未来几十年,美国对经济既无刺激亦无收缩作用的“自然利率”将会轻松保持在1%之下。IMF表示,其预测的较低利率将使一些国家更容易应对疫情造成的政府债务水平上升。 IMF对美国中性利率的估计与美联储决策者的预测大体一致。美联储官员的季度经济预测体现出他们对美国中性利率的预测值为0.5%。 IMF表示,低水平的中性利...
评论 SAY SOMETHING
年度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