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2-22    来源:网络转载

sansa2025 sansa2025
11
2025-08-14
  每日财经(Mrcj88.cn)讯:   吸收外资,是观察一国开放水平的“窗口”,也是反映一国经济活力的“晴雨表”。   今年以来,中国吸收外资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最新公布的引资“答卷”显示:前11个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破万亿元,已超去年全年吸收外资规模。今年有望实现“近年来首次两位数增长”。   更多外资涌入,更优投资结构,更坚定投资信心……在国际主要金融和智库机构下调全球经济增速预测值时,外商对华投资不减反增,是中国经济“稳中有进”的鲜明写照,看好并加码中国市场的外商也必将在拥抱新机遇中迎来更广阔发展空间。

  每日财经(Mrcj88.cn)讯:

时间:2021-12-22    来源:网络转载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吸收外资,是观察一国开放水平的“窗口”,也是反映一国经济活力的“晴雨表”。

  今年以来,中国吸收外资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最新公布的引资“答卷”显示:前11个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破万亿元,已超去年全年吸收外资规模。今年有望实现“近年来首次两位数增长”。

时间:2021-12-22    来源:网络转载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更多外资涌入,更优投资结构,更坚定投资信心……在国际主要金融和智库机构下调全球经济增速预测值时,外商对华投资不减反增,是中国经济“稳中有进”的鲜明写照,看好并加码中国市场的外商也必将在拥抱新机遇中迎来更广阔发展空间。

  投资热情不减 折射中国经济之“稳”

  12月初,宝马集团全球最大的两座生产车间,接连在沈阳华晨宝马铁西新工厂竣工验收。

  一个是涂装车间,一个是总装物流车间,纷纷在宝马集团全球最大生产制造基地竣工,意味着宝马看好中国市场、坚定投资信心又迈出实质性步伐。

  尽管全球疫情蔓延,但坚定投资布局中国,宝马并非个例。商务部日前发布的引资数据表明:今年前11个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422亿元,同比增长15.9%。这一数字已超越2020年全年的9999.8亿元。

  外商对华投资的热度从这份密集的时间表中便可感知——

  8月,沙特基础工业公司与福建石化集团签署合资合同,双方将投资建设运营一座世界级大型石化联合体;

  10月,医药外资500强企业美敦力签署投资协议,将最新医疗科技产业基地项目落户上海;

  11月,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进入全面启动建设阶段;

  12月,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海口分行宣布对外营业,成为海南自由贸易港首家国际银行;

  ……

  外资持续涌入中国,不仅有非金融项目投资,在金融领域也频频“开花”。多家金融机构加快“出手”,进一步展现出对中国经济的看好。

  “哪里有市场、哪里有机遇,资本就会流向哪里。外资持续涌入,正是中国经济稳定增长、前景向好的有力证明。”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说。

  众多受访外资企业表示,之所以持续加码布局中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疫情防控效果显著,以及中国经济稳定向好的基本面和中长期发展前景。

  中国经济之“稳”世界有目共睹。世纪疫情冲击下,2020年,中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21年,中国经济继续稳健复苏,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

  国际组织下调全球经济增速预测值的同时,对中国2022年经济增长仍显示出信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对2022年中国GDP增速最新预测值分别为5.6%、5.4%,分别高出全球增速预测值0.7和1个百分点。

  对很多跨国公司来说,中国已成其全球利润增长的“主引擎”。彭博社此前援引摩根士丹利经济学家观点称,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在华外企正在撤离。

  “资本没有故乡,能够吸引资本和投资者的是经济强劲的表现。”埃及开罗大学经济学教授拉沙德·阿卜杜说。

  瞄准高质量发展 引资“进”势明显

  外商投资中国的资金不是在金融市场快进快出的热钱,而是会长久留在这个国家的长线资金——俄新社文章这样指出。

  更长久地深耕,来自更长远的投资机遇。

  一个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持续深化改革开放的中国,正为全球投资者提供越来越多的发展机遇。

  上海张江科学城,罗氏中国加速器全速开动。

  作为第一家入驻上海张江的跨国药企,罗氏集团扎根中国27年。今年5月,投资逾2亿元的罗氏中国加速器正式启动,致力于孵化扶植优质中国医疗创新企业。

  “罗氏致力于把上海打造成继巴塞尔和旧金山后的罗氏全球第三大战略中心,此次启动将加快这一进程。”罗氏集团首席执行官施万说。

  看好创新环境,瞄准消费潜力,抓住低碳机遇……顺应中国高质量发展趋势,外资企业纷纷选择“用脚投票”。

  今年前11个月的引资“成绩单”中,吸引外资“成色十足”: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239.4亿元,同比增长17%。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9.3%,其中高技术服务业增长20.8%,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4.3%。

  “成绩单”背后,是中国经济“稳中有进”的上升曲线:11月,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1%;前三季度,服务业增长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比上半年提高1.2个百分点;消费升级势头不减……

  “引资动向恰如一面镜子,引资之‘进’也折射出中国经济之‘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屠新泉说,中国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正在加快,为外商投资更多流向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打开了空间,反过来也能充分发挥外资在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作用。

  今年进博会期间,美国霍尼韦尔公司与超过20家中国企业在绿色低碳、先进制造和数字化等领域签订合作协议,并许下明年的“进博之约”。

  “中国积极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为跨国企业带来广阔发展机遇。”霍尼韦尔中国总裁林世伟说,“我们希望在助力中国高质量发展中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红利。”

  把时间线拉长,以外商投资视角观察中国经济“进”的势头更加明显——

  麦当劳中国新总部大楼在上海正式启用,博西家电中国新总部大楼在江苏南京正式启用,施耐德电气数字产业示范园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过去,以设立工厂为主,如今,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在华建设步伐提速。

  贝恩公司董事会主席奥里特·加迪耶什认为,中国市场不仅有规模巨大的魅力,而且已成为领先的全球经验分享和创新中心,正在从“中国服务中国”的“内循环”服务模式转变为“中国服务世界”的“走出去”模式。

  “如今,中国经济所具备的新优势,源自中国,却造福全世界。”林世伟说。

  看好未来前景 深耕决心不变

  “对一些行业而言,对一国的投资往往要很长时间才能看到回报。我们对中国的投资,都是从长远角度考虑的。”美国康宁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康宁的投资信念,源自中国坚定扩大开放的行动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努力。

  在11月初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再次向世界发出开放最强音。

  展望2022年,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演变,国际产业链供应链深度重构,全球跨国投资形势依然严峻,加上中国吸收外资增速有所放缓,未来稳外资仍面临挑战。深挖市场潜力,持续扩大开放,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才能让中国对外资的“磁吸力”与日俱增。

  立足国内大市场,深挖市场潜力——

  德国护肤集团拜尔斯道夫,在华产品品类已扩大到300多个,集团东北亚董事总经理薛薇说,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消费者与日俱增的购买力”。

  中国市场潜力有多大?以新能源汽车为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连续6年位居全球第一。

  截至今年11月,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在2021年度交付量已突破40万辆,同比增长242%。多家机构评价,中国市场已成为特斯拉全球的主要增长引擎。

  14亿多人口、超4亿中等收入群体,一个潜力巨大、持续升级的超大规模市场,是中国吸引外资的硬实力。

  向着更高水平,坚定扩大开放——

  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主席斯蒂芬·佩里曾表示,中国每一次的对外开放举措都让他惊喜。

  自贸试验区再次扩围、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启航、金融等服务业开放深入推进、进博会等开放平台不断升级……近年来,一系列实实在在的开放举措,为广大外资企业安心投资发展提供了富饶土壤。

  其中,海南全省今年前10个月实际使用外资29.46亿美元,同比增长414.1%,增速居全国第一。海南成为外商投资新热土的背后,正是海南自贸港加速建设,对标世界最高水平经贸规则、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努力。

  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主动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制度型开放”“吸引更多跨国公司投资”等也被提及。

  加快修订发布新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将正式生效,正式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一个开放大门越开越大的中国,将让外资企业获得更多惊喜。

  “中国继续执行多项政策目标,包括缩小收入差距、改善监管环境以及将经济增长引擎引导到创新、消费和服务业等。”穆迪公司最新发布的中国信用环境报告指出,相较于其他国家,外国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复苏抱有更充足的信心。

  (责任编辑:畅帅帅)

其他相关 RELEVANT MATERIAL
时间:2022-01-25    来源:网络转载

时间:2022-01-25    来源:网络转载

sansa2025 sansa2025
16
2025-08-14
  每日财经(Mrcj88.cn)讯:   12月30日,一汽-大众全年第2,077,777辆整车在长春基地正式下线,再创年产量新纪录。与此同时,一汽-大众也成为2020年唯一一个年产量超过200万辆的乘用车企业。   目前,一汽-大众已经形成了长春、西南、华南、华东和华北的五大基地布局,构建了涵盖采购、研发、生产销售等在内的完善体系。2020年,一汽-大众不断优化制造和管理能力,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进程。在采购领域,一汽-大众搭建起数字化采购平台,实现了精细化管理、工作流程透明及工作效率的提升;...
时间:2021-07-19    来源:网络转载

时间:2021-07-19    来源:网络转载

sansa2025 sansa2025
16
2025-08-14
  每日财经(Mrcj88.cn)讯:   夜幕降临,璀璨光影中,“芙蓉园”的景、“九眼桥”的潮、“音乐坊”的雅别具韵味。2021中国都市夜间经济与消费升级大会16日在成都落下帷幕,其间,50余位嘉宾参加夜游,他们感叹天府之国城市魅力之余,也为活力涌动的夜间经济点赞。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重新点亮的夜经济成为消费复苏一个缩影。今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复苏稳中向好,消费市场也在持续回暖:1至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3%,比2019年同期增长9%,两年平均增长4.4%。...
时间:2025-04-28    来源:网络转载

时间:2025-04-28    来源:网络转载

sansa2025 sansa2025
14
2025-08-14
  每日财经(Mrcj88.cn)讯:   2024年,5G-A网络商用正式起航。作为5G演进的新阶段,5G-A网络被认为是不断拓展5G能力边界、持续推动产业向6G演进的关键技术,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内蒙古移动紧抓发展契机,大胆创新、勇于开拓,围绕特色场景有序推进5G-A商用,致力于打造让市民能亲身感知到的5G-A全新高速网络体验。   1月初,内蒙古移动开展5G-A 3CC开通验证测试,成立了5G-A创新试点小组,制定3CC载波聚合方案,经过一系列周密分析与部署工作,最终结合网络环境、技术条件等因素选取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五里营小区作为示范站点,成功完成5G-A技术验证工作,测试下行速率可达4.35Gbps,打造5G-A示范站点,标志着内蒙古移动正式踏上5G-A征程。...
时间:2024-12-11    来源:网络转载

时间:2024-12-11    来源:网络转载

sansa2025 sansa2025
15
2025-08-14
  每日财经(Mrcj88.cn)讯:   Mavenir 和 Terrestar 通过首次实时数据会话实现 NB-IoT 非地面网络里程碑   在 Mavenir 的协助下,Terrestar 还在蒙特利尔建立了一座先进的实验室,专门进行基于标准的卫星通信测试与集成。   理查森,得克萨斯州, Dec. 11, 2024 (GLOBE NEWSWIRE) -- 云原生网络基础设施供应商 Mavenir 正在构建网络未来,与加拿大领先的移动卫星运营商 Terrestar Solutions Inc. (TSI) 合作,通过 TSI 的 Echostar T1 卫星 (地球静止轨道非地面网络,简称GEO NTN) 成功完成了首次 NB-IoT 实时数据会话,达成了一项重要里程碑。 与模拟测试不同,这些会话在真实环境下进行,证明了这一尖端技术的可靠性。...
时间:2019-05-15    来源:网络转载

时间:2019-05-15    来源:网络转载

sansa2025 sansa2025
13
2025-08-14
  每日财经(Mrcj88.cn)讯:   宽腾达Spartan 5XL一条龙设计加速推动Wi-Fi 6 Mesh网络   Spartan系列产品新力军结合先进的电源管理芯片   美国加州圣荷塞讯, May 14, 2019 (GLOBE NEWSWIRE) -- 高性能Wi-Fi解决方案创新者和全球领导企业宽腾达通讯(那斯达克代码:QTNA)新增Spartan 5XL设计方案,为其 Spartan 一条龙设计系列的新力军。Spartan 5XL 是精巧的Wi-Fi 6 设计,结合了宽腾达独有的 5 x 5 MIMO 芯片组架构,为扩展器、中继器和网状节点提供具有成本效益和性能优越的 7条空间流解决方案。它亦配有宽腾达全新的QT8853电源管理芯片(PMIC),可带来更低的用电量、减低物料成本以及更简约的设计。...
时间:2024-09-11    来源:网络转载

时间:2024-09-11    来源:网络转载

sansa2025 sansa2025
13
2025-08-14
  每日财经(Mrcj88.cn)讯:   伦敦, Sept. 11, 2024 (GLOBE NEWSWIRE) -- 以 AI 为后盾的字幕和翻译服务全球领先企业 AI-Media,欣然宣布与英国最大的商业广播公司 ITV 建立全新合作伙伴关系。 此次合作标志着 ITV 在利用 AI 字幕技术提升自身广泛广播网络的可访问性和运营效率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ITV 可访问性业务总监 David Padmore 强调,这一合作对于推进 ITV 采用新技术的承诺意义重大。 在 ITV,我们不断寻求创新解决方案,以改进我们的服务,并满足观众的多样化需求。 与 AI-Media 的合作,使我们能够利用尖端 AI 技术简化字幕工作流程,同时保持最高标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评论 SAY SOMETHING
年度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