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柜收超时费,丰巢陷入两难困境

每日财经(Mrcj88.cn)讯:

这个消息,对已宣称为110余城市、超2亿用户提供无接触交付服务的丰巢快递柜而言,带来的利弊恐怕难以平衡——可以预见,它将面对众多用户的抱怨、吐槽甚至投诉;但同时,这又是它玩命烧钱扩招过程中,减少巨亏的重要一步。
目前,外界对丰巢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快递员在放入快递柜时,已经付费过一次了,在购买快递时已支付快递费的用户,为何还要再次付费?二是其他快递柜大部分都是免费24小时,丰巢却缩短了一半,堪称行业最贵。

相比是否收费合理,更多网友反对的是,按照《邮政法》规定,快递必须按照名址投递,但这一行规在现实中几乎不存在:随意签收,未经允许放智能快递柜等违规行为已成常态——哪怕,使用快递柜并非每位消费者的主动意愿。
“极点商业评论”走访的情况证实了这一点。4月29日上午,在成都几个小区的丰巢点位,3个小时内,陆续有顺丰、申通、圆通等快递员前来存放快件,但提前打电话与用户沟通的不到四分之一,大部分快递员都是直接将快件放入丰巢、日日顺乐家等快递柜后,短信通知用户。
“没办法,我每天要负责附近200多单快递,如果每位用户都送货上门或打电话沟通,那么就要花几百分钟,根本没法完成派单。”对此,一位快递员表示自己也很无奈,因为很多人白天上班,他们只好先将快件存放丰巢等快递柜,在短信通知,等收件人晚上下班后再来取。
一位业内人士就表示,从这个角度来看,丰巢此次推出“会员服务”,以及将免费时间缩短为12小时别有深意——丰巢不仅是想双向收费、两头收钱,而且还希望加大用户端收费的趋势。“对上班时间长或加班的人来说,基本上每个快递要付额外的费用。”
一位对电商有十多年观察的资深律师表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享有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若快递员已征得收件人同意,将快件存放于快递柜,并明确约定由此产生的费用由收件人承担,则应“按约履行”。但若快递员未征得收件人同意,就将快件存入快递柜,那么就侵害了收件人的知情权、选择权,收件人就没有义务为此付费。
根据此前公开资料,截至2018年5月31日,丰巢资产总额是63.11亿元,而负债总额却高达17.32亿元。同一时期,丰巢经营数据也令人大跌眼镜:前5个月的总营收为2.88亿元,净利润亏损为2.49亿元。
去年12月,丰巢还进行了一次让业界看不懂的工商变更,注册资金直接从25.4亿减少到11.67亿元。有财经观察人士彼时表示,一般来说,企业都是采取增加注册资本金的行为,丰巢反其道而行之,除非是危机远超外界想象。
2015年6月,顺丰、中通、申通、韵达、普洛斯五家企业共同投资5亿元,创建了丰巢。2017年1月,丰巢获得25亿元A轮融资,拉开了它疯狂的烧钱扩张之路,随后短短一年时间,丰巢就完成了2万组智能快递柜的布局。
问题是,融资有多快,亏损就有多高。从成立开始,丰巢就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到2018年末,其累计亏损已超过10亿元——难以仍受巨亏的大股东也选择了逃离,据“某企业信息查询平台”最新数据显示,包括鼎晖、普洛斯、圆通等10家公司在内的股东已退出丰巢,联合发起人名单中只剩顺丰。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丰巢快递柜超过7.4万组。在业界,一个公认的事实是,快递柜是一个重资产、重运营的行业,前期成本很高,一组快递柜的成本价为1.2万元以上,加上在小区、写字楼、学校等地方设柜,还要支出进场费和租金,以及柜机日常维护等费用,布置一组普通的快递柜,初始成本就在4万元以上,且费用是在不断产生的。
李峰称,目前快递柜主要盈利模式是向快递员收取“保管费”,一组100个格口的快递柜,使用率假如每天都是100%,按“保管费”0.3元-0.6元算,一个月收入才一千多元,收回成本要三四年,且还要考虑设备维修、升级等成本。
而且,相比其他行业不一样的是,这是一个运营成本,不随规模扩大而成本减小的行业,因为场地租赁费每个小区都不一样——“场地租赁费,具体要看每个小区物业,有些物业费用是固定的,有些因为其他快递柜想进入,也就年年水涨船高。”
其实也难以回答。因为,作为全国覆盖面积大、时间早的智能快递柜,速递易在2014年造就了三泰控股的暴涨神话,并成功的将其市值推向百亿元。但又迅速将其拉下神坛,推入深渊,2015年至2017年上半年,分别亏损0.38亿元、13.04亿元和1.97亿元,并在2017年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三泰控股被迫在2017年8月,完成了重大资产重组,引入中邮资本等三家战略投资者,并将项目更名为“中邮速递易”。
问题是,对智能快递柜而言,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各玩家普遍处于亏损状态,靠烧钱来占领市——智能快递柜主要收入来自快递员支付的“保管费”、用户“超时费”及增值服务收益,收支并不平衡。而且智能快递企业还在扩张中,必然要继续烧钱。
“实际上,丰巢、速递易们早就把快递柜作为一种智能媒体来定义,试图通过增值服务来赚取利润,以及从广告收入上寻找盈利点,但最终发现相比运营成本,都是九牛一毛。”成都一家代理丰巢、速递易柜体广告的广告公司负责人徐万强(化名)说。
目前,一些丰巢智能柜的机身、显示屏上,会有一些平面广告和视频广告。而增值服务主要是丰巢快递柜的诸多功能,比如:存包、欢乐送(闲置物品转出和领取)、手机回收、丰巢特惠商城等——可现实是,除了存取件,其他功能用的人,几乎没有。
“此前各家布点力度不可谓不大,但从整体上看,纯粹就是为了跑马圈地。”在徐万强看来,最大的问题是,智能快递柜与社区、物业乃至电商其他环节,其实是一个完全隔绝的现实局面,谈不上什么运营效率,就像一个孤岛悬在社区、街道里,无法联动物流其他环节产生更大的商业价值,更别提形成生态效应。
事实上,目前除了有阿里支持的菜鸟明确宣布继续免费外,其他快递柜如何生存是一个最大问题。有业内人士就表示,与前几年纷纷布局相比,因为没有好的盈利模式,智能快递柜纷纷退场——目前只有丰巢还在增加布柜,像速递易、收件宝、日日顺等早就不增加柜子,能维持现状就不错了。
对丰巢而言,它还面临着一个更大问题。其最大靠山顺丰日子也不好过:相比2017年的3000多亿元市值,顺丰股价在持续走低后,市值目前仅为2000亿元。最新财报显示,顺丰一季度净利润9.07亿元,同比下降28.16%。而顺丰的最大隐患在电商,单单是顺丰电商的董事长,在6年间换了7个,迄今仍然巨亏——加上2020年疫情的冲击,瑞幸事件的连带影响(瑞幸是顺丰同城的客户),丰巢还能得到多少来自顺丰的支持呢?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为了活下去,丰巢无疑对向用户超时收费,特别是每月5元的会员制报以最大期望。会员制是目前互联网企业增加用户黏性、提高营收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对丰巢而言,最大问题是:有多少用户,愿意在服务缩水的现实下,还甘心付费成为会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