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还在纵容盗版?

sansa2025 sansa2025
2
2025-08-14
  每日财经(Mrcj88.cn)讯:   月初,北京互联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 “被告 papitube 公司构成侵权,赔偿原告版权方 VFine Music 及音乐人 Lullatone 经济损失 4000 元及合理支出 3000 元,共计 7000 元。 ”   但纠纷并没有因此平息。   VFine 表示将围绕侵权价值和维权成本的赔付金额继续上诉。 而涉案账号@Bigger研究所 中秋假期前的一条视频,却在道歉同时透露了一些“事情的经过”,引来了 VFineMusic 的“律师函警告”,事件再度被推向风口浪尖:

  每日财经(Mrcj88.cn)讯:

是谁还在纵容盗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月初,北京互联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 “被告 papitube 公司构成侵权,赔偿原告版权方 VFine Music 及音乐人 Lullatone 经济损失 4000 元及合理支出 3000 元,共计 7000 元。 ”

  但纠纷并没有因此平息。

是谁还在纵容盗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VFine 表示将围绕侵权价值和维权成本的赔付金额继续上诉。 而涉案账号@Bigger研究所 中秋假期前的一条视频,却在道歉同时透露了一些“事情的经过”,引来了 VFineMusic 的“律师函警告”,事件再度被推向风口浪尖:

  VFine 也不含糊,在 9 月 19 日上午发出律师函的同时“致敬”了 Bigger研究所,VFine 副总裁陈鑫以短视频的方式一一回应了前者视频中提到的“事情的经过”:

  为了方便各位了解前因后果,我们结合两家视频给大家画一下重点(多图预警):

  Bigger研究所开场便表示“因为我知名度不算大,对方还拉上我的老板 papi酱 pa 老师下水”:

  VFine Music 则回应“没有拉谁下水,更没有操作微博热搜”,并强调在对外的所有的文档里面始终表述为“papitube博主Bigger研究所侵权”

  在我们看来,VFine Music 的立场更站得住脚。

  报道法院判决结果的媒体也都统一使用了“papitube公司”这一表述,并没有提到 papi酱本人。

  再说 Bigger研究所提到的热搜第一。

  热搜第一并没有商业化,VFine 显然不具有撬动它的能量; 对于吃瓜群众而言,“papitube”作为 MCN 机构,知名度远不及其老板 papi酱,不像后者自带流量。 而这一热搜的话题主持人其实是@新浪科技:

  争议二: Bigger研究所有没有积极解决侵权问题

  Bigger研究所在视频中提到,VFine 前期和解中并没有“拿出一个确凿完整的证据”,证 明“拥有那首曲子的授权”,他们“更希望赔偿到真正的正主头上”:

  但在 VFine 的回应视频中明确表示,其于去年 12 月便拿到了授权协议,但直到今年 4 月立案前与 Bigger研究所一直沟通无果。

  4 个月时间,无论聘请律师进行授权审核,还是要求进一步完善授权材料,理应都不存在难度。

  即便是授权在手,VFine 视频中另一些细节也反映出 Bigger研究所方面的诚意不足。 一审的 4 次开庭中,被告提出了多项质疑:

  一个值得玩味的细节是,Bigger研究所的道歉视频,甚至连歌名都打错了,很难让人相信 Bigger研究所一方曾尽力解决版权纠纷。

  另一个矛盾的焦点在于,舆论为何将 VFine 将视觉中国划为一类?

  这源于 Bigger研究所在视频中提到,VFine 在开庭前“提出过 8 万元的私下和解要求,条件是要前者“再多花十多万购买他们的曲库”。

  看上去,似乎正是视觉中国擅长的捆绑销售伎俩。

  VFine 则针对捆绑销售回应,是 Bigger研究所一方先提出“你们能通过合作解决这个问题吗”。 但 VFine 提供合作方案的同时,一直强调“case by case”,坚持至少 8.8 万元和解金额,而 Bigger研究所一方不接受,才最终走法律程序。

  换言之,Bigger研究所本希望建立合作免去和解费用,但 VFine 坚持解决侵权的底限,这才最后对簿公堂。

  而据我们梳理相关媒体报道,VFine 的发行和管理其实是两个独立的业务部门,“拒绝捆绑销售”也被写进了他们的“维权三大原则”:

  至于与视觉中国是不是一丘之貉,发起二审的原因又是什么,陈鑫用了一个直观的数据加以回应: 其一年 3000 万的收入中,维权收入占比不到 5%:

  换言之,以维权养家的话 VFine 可能就饿死了。

  争议三: 8.8 万元怎么算的

  直言 VFine 有捆绑销售后,Bigger研究所在视频中明显展现出引导外界产生“8.8万赔偿太高”的意图。 视频中,其捎带手普及了一下商用音乐版权的知识。 比如版权交易价格太高:

  以及,短视频往往需要多个 BGM,意味着版权费用可能是天价:

  并表示目前的音乐版权交易缺乏“合理的收费机制”以及“透明规则”:

  如此看来,8.8 万元似乎的确是天价。

  不过,VFine 的视频指出,这 8.8 万其实是 7 个侵权视频的“打包价”。

  以其 2000万+ 的合集播放量大概算了一下,每次播放只需要……不到 0.005 元钱。 VFine 同时以 Lullatone 组合 1500 美元/首的授权惯例,给出了 8.8 万元的计算逻辑:

  所以,实际赔偿金额是每个视频不到 1.3 万元。 如果排除赔偿部分与维权成本,按合作价格算的话每个视频则不到 8000 元。 但 Bigger研究所的刊例则是 29 万元:

  陈鑫更进一步提到,VFine 批量授权平均价格实际上不超过 800 元。 显然,远低于 Bigger研究所提到的“10首歌一两万块钱”:

  实际上,发生侵权的并不止 Bigger研究所,但其中一半以上都已经与 VFine 进行了友好协商并和解:

  这进一步表明,对于能给出 29 万刊例的 Bigger研究所,800 块似乎并没有视频中所说的那么承受不起。

  不难看出,作为内容生产者的 Bigger研究所一方不仅版权意识依旧薄弱,甚至有试图以自己在 C端影响力,将版权交易产业推向大众舆论对立面的倾向。

  这也就不难理解,VFine 为何选择继续上诉。

  其实,“MCN商用音乐侵权第一案”只是一个缩影,背后折射的是商用音乐正版化正处于困难重重的起步阶段。

  正如 VFine 总结的 12 个字: 侵权易,维权难; 成本高,赔偿低。

  以本案为例,其 7000 元的赔偿远远无法覆盖侵权损失与维权成本。 爵士音乐人@Posheri 就以一张自己音乐制作设备的配图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 “7000元的赔偿金额放到下面这张图里,就是一粒尘埃。 ”

  是什么造成了如此的悬殊? 破局之策又该从何而来? 我们不妨以这一纷争作为切入点,聊聊商业音乐版权交易产业的现状与趋势。

  音乐版权To B市场的崛起

  公众层面对于音乐版权的感知,更多或许是为了听歌而不得不在多个 App 之间来回切换,但这次纷争的战火却来自另一块市场——同步收入。 它通常指将音乐授权给电影、电视节目、广告、游戏、等内容所获得的收入,

  从音乐商业模式角度,国际唱片业协会(IFPI)将音乐收入构成分为五类:

  下载/数字购买收入(Digital)

  流媒体收入(Stream,包括广告赞助的流媒体和付费流媒体)

  从 IFPI 发布的 2019 年《全球音乐产业报告》可以看出,这五类收入分布并不平均:

  实体、流媒体等占据了大头,同步收入仅占 2%。 但与此相对的,是其极大的发展潜力。 全年 5.2% 的增长率,与数字收入、表演权收入同处上升态势:

  实体收入萎缩不难理解,同步收入为何逐渐呈现缓慢增长态势?

  其一,To C 市场逼近天花板;

  据艾瑞咨询 2019 年《中国数字音乐商用版权市场研究报告》显示,无论是音乐版权市场规模增速,还是数字音乐平台用户付费收入增速,都呈逐步放缓的势头:

  一方面,极高的流媒体认知度;

  IFPI 去年发布数据显示,中国以 89% 的数据成为了全球流媒体使用率最高的国家; 截至去年 8 月,中国网络音乐用户规模已达 5.5 亿。

  流媒体作为国内移动互联网的“基础设施”,自然随着人口红利的见顶而失速。

  另一方面,流媒体却面临变现困境;

  以腾讯音乐为例,其在线音乐移动 MAU 中的 6.54 亿人中,其付费用户人数为 2840 万人,仅占 4%。 但这 4%,却花费了高昂版权成本: 其 2019 年第二季度营收 58.98 亿元,营收成本就达到了 39.6 亿元。

  面对压力,平台只能通过拓宽内容品类来平衡。 最终为听歌“白嫖”买单的,其实是直播用户。

  依然是腾讯音乐,其在线音乐服务其与社交娱乐服务分别占总营收的 26.4% 和 73.6%,而去年同期这个比例为 28% 和 72%。

  C端付费用户的单一模式,已经难以为音乐版权市场注入新活力。

  其二,内容消费升级推动版权音乐需求提升

  相比 C端收入增长陷入窘境,To B 的生意却是一片坦途。

  实际上,B端市场的生意在国内已经足够成熟。 最常见的模式是:

  版权所有方把版权授权给分发平台,再由分发平台负责把音乐授权给下游 B端客户使用。 所有方与分发平台都能从中收取一笔费用。

  音乐商用版权在国内可追溯至上世纪末,但 2017 年 VFine 等数字音乐版权交易平台的先后诞生,才正式开启行业商业化进程。

  社交平台、长短视频、信息流等推动 UGC/PGC 迎来井喷,背景音乐版权使用需求爆发。 作为摆脱流量转化的 2B2C 玩法,版权交易的生意不仅市场潜力巨大,更有可能真正扭转“羊毛出在猪身上”的局面。

  而巨头也已纷纷瞄准 To B 的蓝海。

  比如,今年 6 月有媒体报道网易云音乐投资原九天音乐核心团队进军 To B 市场; 8 月,腾讯也与维旺迪展开磋商,拟收购环球音乐 10% 股份; 此前,TME 新任副总裁及版权管理部负责人潘才俊,创业项目也是音乐解决方案公司。

  无论从哪方面看,To B 的音乐版权交易生意已经起了风。

  业内对于行业当下有一句经典的判断称之为: “上半身互联网,下半身传统音乐”如何让下半身也改姓互联网,已成为当下的共识。

  其实,“MCN商用音乐侵权第一案”中,Bigger研究所提到的版权交易中的诸多难题的确存在,正是数字音乐版权商业化过程的重要趋势:

  贵,是行业面临的首要难题。

  一方面,传统买断制授权的不合理定价;

  数据显示,2013-2016 年,音乐分发体系的增速为 100%; 2017-2020 年的三年内,增速将则将放缓至30%~50%; 而到 2021 年后,增速则将下滑至5%。

  这源于当下授权模式主要以 3 年或永久的一次性买断为主。 一锤子买卖,意味着版权方往往会尽可能溢价以降低风险。

  另一方面,传统交易的信息不对称极易被作为溢价工具;

  陈鑫在视频中举了这么一个例子: 一家游戏公司通过国内代理商采购《极乐净土》时被给到了 80 万报价。 而 VFine 找到上游版权方,40W 便拿下了全球范围一年授权。

  不难看出,导致新模式无法开展的根源在于信任的缺乏。

  淘宝早期增长乏力,支付宝诞生才迎来爆发。 对于音乐版权交易而言,亦需要第三方,通过针对性定制合作模式,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信任不足导致的多余成本。

  比如,通过点击效果计费、利益分层等模式,V.Fine 已经实现了简单便宜的商业音乐正版化,其与腾讯广告、京东、百度、字节跳动、快手都已经成为长期合作伙伴; 而类似二更、凯叔讲故事等 Bigger研究所的同行,也与其合作了 2 年之久:

  2.“去中心化”重构收益分配

  有个段子是: 音乐人贷款被拒,因为“职业音乐人还款能力差”,并不是空穴来风。

  《音乐人生存现况与版权认知状况调查研究报告》显示,74.59% 的音乐人在数字音乐平台自发行音乐以来没有得到过版税; 制作人张亚东也曾提到: 平台是跟唱片公司谈的打包,唱片公司和个人结算是另外一回事。

其他相关 RELEVANT MATERIAL
世界看热讯:广州友城之路礼物展

世界看热讯:广州友城之路礼物展

sansa2025 sansa2025
24
2025-08-04
广州友城之路礼物展,在广东省东区创意礼物的店主要结合自己的主要是一种生产,所以建议最好送给孩子一些实用的礼物,孩子用的礼物比较多,例如衣服、背包等,除非你对自己的品味有绝对的把握。这种饰品类也是有很多的,如果你送给孩子还能够表达出你对ta的爱意。如果送这个有意义,就送一些具有长期长久存价值的东西,如果你是一个男生,我建议你还是买一些好的书籍之类的东西。送给孩子礼物,要有品位,不要送就送衣服之类的了,要让他知道你很关心他,你很爱他,而且也能体现出你的用心。当然,这个其实需要你的细心观察了。比如好好想想想他最近缺...
全球热头条丨华为注册多枚“华为坤灵”商标 涉及设计研究和科学仪器

全球热头条丨华为注册多枚“华为坤灵”商标 涉及设计研究和科学仪器

sansa2025 sansa2025
21
2025-08-04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CNMO新闻】近日,CNMO了解到,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已申请注册多枚“华为坤灵”商标。该商标国际分类涉及设计研究和科学仪器,当前商标状态均为注册申请中。 华为 此前,据华为官方消息,为了更好地满足中小企...
全球短讯!93分钟绝杀,39岁小将汪嵩反击一条龙,拯救南通支云逃离降级区

全球短讯!93分钟绝杀,39岁小将汪嵩反击一条龙,拯救南通支云逃离降级区

sansa2025 sansa2025
18
2025-08-04
(资料图) 中超联赛第11轮,迎来一场保级大战,升班马南通支云对决青岛海牛,主场作战的南通支云此前已经七轮不胜,积分榜排名垫底,球队的处境极其困难,而青岛海牛也同样表现不佳,距离降级区也只有2分的微弱优势。 因此这场保级大战的关键对决,两...
区块链概念帮不了浙商银行 港股通(沪)净流入0.58亿

区块链概念帮不了浙商银行 港股通(沪)净流入0.58亿

sansa2025 sansa2025
25
2025-08-04
经历了上市首日过山车式的股价走势之后,11月27日,市场对浙商银行(601916.SH)A股的开盘走势格外关注。 26日上市首日,被称为“区块链银行股第一股”的浙商银行股价走势颇具戏剧性。先是开盘上涨0.2%报4.95元,而后快速下行,跌破发行价;随后,股价回升,涨幅一度超过10%,最高报5.58元,触及临时停牌;复牌后又现跳水,截至收盘,报4.97元,涨0.61%。 ˂img alt="" border="0" src="/images/202507...
变身美版“探探”搞暗恋 Facebook“约会”成“红娘”?

变身美版“探探”搞暗恋 Facebook“约会”成“红娘”?

sansa2025 sansa2025
21
2025-08-04
Facebook 最近推出一个具有影响力的功能,这可能会让社交网络更深入我们的个人生活。Facebook Dating是一个大胆的举措。˂/div...
天天头条:2023年高考“交卷” 福建省实现平安高考

天天头条:2023年高考“交卷” 福建省实现平安高考

sansa2025 sansa2025
17
2025-08-04
今起进入改卷时间 (相关资料图) 铃声响起,交卷!昨天18时15分,随着生物学科考试结束,2023年高考收兵。 今年高考是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的首...
评论 SAY SOMETHING
年度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