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止申报精选层后跌成“仙股” 蓝山科技是怎么了?

每日财经(Mrcj88.cn)讯:

与此同时,公司部分董监高辞职,包括董事何永琪、汪中、喻胜祥、鲁德华、朱险峰,独立董事张宏亮、王凡林,副总经理周权,董秘解海平,监事陈曼曼、陈海、张佃军等。另一位实际控制人Zhao Ruimei也辞了职。全国股转公司发出问询函,请公司说明这些董事或监事目前是否依法继续履职,是否勤勉尽责。
而最致命的一击是公司于10月29日发布公告承认,公司的主要业务处于停顿状态。公告称,受新冠肺炎疫情、公司生产模式变化、公司主要账户被冻结等因素的影响,公司主要业务光通信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已处于停顿状态,大部分员工已离职,且有大额融资款尚未清偿,因此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
连续4年进入创新层,蓝山科技在新三板一直顺风顺水,却在终止精选层申报之后爆出了涉讼、股权质押,甚至是主要业务停顿等各种问题。事实上,从全国股转公司对蓝山科技精选层申报材料的审查问询函中可以看出其中端倪。
公司的公开发行说明书称,进入精选层选择的是标准三:市值不低于8亿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2亿元,最近两年研发投入合计占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合计比例不低于8%。全国股转公司问询的首要问题,就是研发费用和支出。
蓝山科技精选层申报的公开转让说明书显示,公司最近三年始终保持较高水平的研发投入,分别为7718.49万元、23989.36万元和12529.18万元,占各年度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11.41%、37.35%和18.60%。然而申报材料显示,2018年、2019年蓝山科技技术服务费主要为软件产品生产环节中发生的光盘刻录委托加工费用,2019年度1253.89万元开发支出因不满足资本化条件而转为当期损益。另外,研发成果在“产品或服务”的性能改善或升级、市场竞争力提升等问题上,皆言之不详。于是,全国股转公司下发问询函,对蓝山科技的研发模式是否合理有效、研发支出是否准确等问题提出了近5页纸的详细问题。
另外,大股东过高的股权质押率也受到全国股转公司的关注。根据公开发行说明书,截至2019年底,蓝山科技控股股东赛博香港持有股份23415.96万股,已质押20000万股,质押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59.1%。而在申报材料被全国股转公司受理之后,2020年5月15日,蓝山科技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赛博(香港)控股有限公司(下称“赛博香港”)质押2000万股。加上此次质押,大股东股权的质押率已高达93.95%。
值得深思的是,蓝山科技短短两个月不到的时间里从天堂落入了地狱。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公司的经营什么时候开始出了问题?而负责督导的主办券商,申报精选层时的保荐机构、审计机构等中介机构,是否存在失察之责呢?本报将继续予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