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0

在中国VC圈火起来的Web3到底是什么? 解析Web3

在中国VC圈火起来的Web3到底是什么? 解析Web3

sansa2025 sansa2025
4
2025-08-14
     2022年,Web3在中国VC圈火起来了!   除了全球大量相关Web3融资消息的涌入,还有传闻称国内不少互联网大厂的技术大牛、工程师接连出走,投身Web3创业,吸引了一波眼球。   据圈内人士透露,Web3已超越硬科技和消费品,成为整个VC圈公认的年度热门赛道。   此外,Web3被普遍认为是打破传统互联网平台经济格局的新兴力量,甚至被描绘成互联网的未来雏形,正吸引着整个科技界的目光。   但对于“吃瓜群众”来说,高深莫测的Web3是否真正近在咫尺?   Web3融资潮告诉我们什么?   事实上,全球VC早已开始关注Web3。   尤其以a16z为代表的全球顶级VC,一直在布局Web3、元宇宙、区块链等前沿领域。正是基于此,在《福布斯》杂志发布的2022年全球最佳创投人榜上,a16z合伙人Chris Dixon位居榜首。   过去两年,红杉、谷歌、Meta等知名机构和企业也纷纷投入巨资,切入新兴的Web3赛道,相关融资事件频出。   Cryptopolitan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Web3.0初创企业已获得超1.73亿美元的投资,而2020年全年的融资数据仅为2,000万美元。   今年4月,Web3安全公司CertiK宣布完成8,800万美元的B3轮融资,Insight Partners、Tiger Global、Advent International联合领投,高盛、红杉资本、Lightspeed等新老股东跟投。据悉,该公司在过去九个月内完成四轮融资,总融资额2.3亿美元,估值20亿美元。   5月底,元宇宙平台BUD宣布完成了3,680万美元的B轮融资,由红杉印度领投,ClearVue锴明投资、网易和北极光创投跟投,老股东GGV纪源资本、启明创投和源码资本也参与了本轮融资。   同时,Web3基础设施层的初创企业Cassava Network、Computecoin Network、EthSign、Everyrealm均在今年获得了融资,显示出核心技术层已经获得了VC的关注。   当然,今年Web3领域融资依旧集中在NFT、游戏、社交及金融四大领域,这也是目前区块链中用户量最大的应用场景。   而在这一波全球Web3融资中,中国初创企业并非像传闻那样扎堆,数量鲜少。绝大部分的融资事件都来自欧美、新加坡及非洲,同时由于Web3秉承的去中心化的特点,很多企业或项目并没有明确的所在地,而是分散在全球范围。   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已成为美国之外,又一个Web3初创企业和VC的聚集地。虽然Web3在国内科技圈走红,但落地的则是遥远的新加坡,这与当地相对宽松的金融政策有着密切的关联。   同时,除了监管外,业内仍普遍存在一个疑问,融资潮的背后究竟火的是Web3,还是区块链?   Web3是什么?   Web3,即Web3.0,指下一代互联网概念或模式。然而,不同层面,对于Web3,都有不同的理解。   通常人们将互联网初期称作为Web1,而社交网络的诞生则是Web2的开端,意味着用户可以在平台上自己生产内容,并形成交互。而Web3则强调内容和其产生的价值属于用户自己。   简单而言,Web3整合了Web1和Web2各自的特点,既实现了信息的分享,也具备交互的特点,更重要的是用户才是价值或相应资产的持有者。   同时,相对于原本Web2的平台经济的概念来说,Web3进一步凸出了去中心化、开放、可信。   由此可知,Web3与区块链(Blockchain)的概念类似。换句话来说,Web3就是基于区块链技术和理念的全新互联网模式,同时区块链其实就是Web3的底层技术或核心构架。   Web3的层级构架   区块链既是一种数据库结构或分布式的账本,也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协议和模式,甚至是一种乌托邦式的价值观。   除了去中心化外,区块链还具有可追溯、去可信、不可篡改、匿名性、加密安全性等特点,也衍生出比特币、以太坊、智能合约、隐私计算、NFT (非同质化代币) 、DeFi(去中心化金融)、DAO(去中心化自治组织)以及通证经济等一系列全新技术和概念。   Web3不仅具备区块链的技术特征,也是互联网技术与区块链技术的融合,但两者的构架并不相同。   区块链一般分为5、6个层级,例如:数据层、网络层、共识层、激励层、合约层、应用层。而Web3代表的是互联网的结构,更注重的是与Web2之间的连接。   正如区块链无法离开代币一样,数字钱包既是载体,更是入口。而在NFT火爆的当下,区块链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落地。同时,相关Web3...
年度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