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热播综艺节目解析

全球聚焦:老综艺“旧物改造”怎么改

全球聚焦:老综艺“旧物改造”怎么改

sansa2025 sansa2025
5
2025-08-11
  能留给我们告别的老综艺不多了。   《天天向上》终于还是步了《快本大本营》后尘,开始了它的“升级改版”。鉴于去年同期《快本》大换血为《你好星期六》的先例,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所谓升级实则是停播的体面说法。      (相关资料图)   同在10月发改版通告,今年的《天天向上》至少告别得更从容些,汪涵在20221006这期节目末尾隐晦说出略显伤感的“告别词”,引得芒果粉在微博上追忆起14年节目过往。这不禁令人唏嘘,相继远去的国民老综艺加速了我们的爷青结。   有垂垂老矣者,就有宝刀未老者。   那边厢14岁的《天天向上》日薄西山,这边厢11岁的《中国好声音》却仍坚挺在综艺市场上。在近日猫眼、灯塔等平台热综榜上,目前《中国好声音2022》都以稳居5-10名的热度数据,尽显这档老牌音综的持久生命力。   所以说,老牌综艺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有《天天向上》这种早就江河日下还硬撑了多年的苦主,就有《好声音》《跑男》等持续迭代、越战越勇的综坛老将,或许这就是国民老综艺步入新世代的同根不同命吧。   是时候好好聊聊老综艺“旧物改造”这件事了。站在平台方项目运营角度,面对那些模式陈旧的老综艺IP们,我们是干脆送他们体面地告别,还是能再动动脑筋救一救以争取“老树挪活”呢?   《天天向上》终于不用苦撑   怎样的综艺有资格被唤作“老综艺”?   放在内娱维度,一来,这节目至少得是超过十余载的岁月陈酿,才足以在几代观众生命里刻下情感印记。二来,其辐射的受众面还得是国民级别的,只在省级县级区域常青的节目可不能算。   照此标准看,现今市面上能担起“老综艺”名号的节目屈指可数,《王牌对王牌》之流属于是工龄还没叠满,天津卫视《爱情保卫战》这种虽长寿但辐射力始终难进一步。   这就显出《天天向上》的难得。   人们犹记得,曾几何时,这档节目与同台的《快本》双雄争霸,几乎承包了全国人民周末晚上的解压KPI。最风光的2011年,它更是携手特步以1亿3千余万冠名费夺得标王,当时一度超越《快本》创下国综冠名新高。   不得不说,《天天向上》的成功很大部分原因与《快本》相似,即打造出了巅峰期能与“快乐家族”掰掰手腕的主持天团——“天天兄弟”,由汪涵、欧弟领衔的“用反合作原则制造无厘头笑料”的主持风格自成一派、渐成经典。   总结来看,两档节目的没落也有某种共通性。   本质上来说,二者的节目模式都沿承自古早台湾棚拍综艺的基本架构,一来,它十年如一日的节目流程很难吸引到追求新鲜感的年轻观众;二来,对MC主持团的高度依赖无异于自缚手脚。(《天天向上》自16年欧弟退出后收视率就坐上了滑滑梯)   其实5月的双芒招商会上,《天天向上》曾拿出改革气魄,将“天天兄弟”升级为有丁真、齐思钧等新人加入的“天天New-tro兄弟团”,结果非但观众不买账,节目还眼瞅着被台里打入冷宫:   Q1冬奥季时汪涵才刚庆祝过节目回归周五10点档,Q2时就又被调回周日10点档,到了Q3更被挤到鸡肋的周四10点档,翻开其收视率,说它是苦撑也不为过。   所以说,改造老综艺,什么模式创新有时候根本不重要,能不能别换MC对观众很重要。对于十余年如一日追综的观众来说,他们要看的是那帮熟悉的人,那帮人不在了(《天天向上》的历史就是初代MC排队出走的历史),也便没有再追的理由。   这也是《天天向上》最可惜的地方。   客观来说,当年打出“礼仪公德节目”、“重在挖掘各领域从业者与普及文化知识”的《天天向上》比《快本》更具行业开拓性。如今弘扬正能量文化的综艺大行其道,但要论“娱乐性和内容性平衡得最好的节目”,早期的《天天向上》就是标杆。   越战越勇的《好声音》们   对老综艺“旧物改造”现已是行业普遍痛点。   《快本》与《天天向上》的改造问题,很多年前就是芒果的一块心头病,大的创新虽然无从下手,小的创新其实从没断过,但因种种源由凑不齐初代MC团这个事,终究成了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个令内容人感到有些无奈的事实是,现如今内容创新对老综艺收视率的拉升作用极其有限,相反,老综艺收视率的高低几乎与“核心MC(常驻嘉宾)保留数量”呈正比。   一方面,保留多位核心MC的老综艺仍能屹立于市场。例如,保留了何炅、张若昀、大张伟、王鸥的《大侦探7》,保留了李晨、郑恺、杨颖的《奔跑吧6》,都仍然能受到新老观众追捧且大概率还有新一季。   另一方面,核心MC所剩无几的老综艺都难逃每况愈下的命运。典型的如“男人帮”只剩王迅的《极限挑战8》,只剩何炅孤木难支的《你好星期六》,都双双在热度和招商层面出现了断崖式地滑落。   换另个角度看,如若一个老...
年度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