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sa2025
5
2025-08-12
(相关资料图)
一年一度双11,最大的狂欢属于羊毛党。
消费降级的年轻人,嘴上喊着“不买立省”,薅起羊毛来绝不手软。
有人为了买到最低价,多渠道比价做数学题,单价精确到每毫升;有人沉迷羊毛群组,每天花几小时研究买法,订单金额绝不超过20块;有人专薅茅台和金条,每天准时预约抢购,转手一卖赚差价。
“薅羊毛”的另一面,是“不买”。
面对各种打折、满减、秒杀的诱惑,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无动于衷,每天三问自己:真的需要吗?适合我吗?有替代品吗?
实在说服不了自己,就去社交平台“求拔草”“求骂醒”,让网友们给自己列出数十条“不买”的理由,这一套流程下来,要是还想买,多少都得带点负罪感。
不过,当“薅羊毛”的队伍日益壮大,它也可能是消费主义的另一个“糖衣炮弹”。
越来越多人发现,薅羊毛搭上了很高的时间成本,还可能承担一定的信息泄露或交易纠纷风险,最重要的是,当初那些9块9“薅”到爽的东西,最后极有可能被扔进垃圾桶。
羊毛党的双11:薅折扣、薅便宜、薅差价
尽管大家都说大促没有真实惠,很多年轻人仍觉得,双11,是一年里网购最划算的时候。当然,前提是,要会找折扣、薅羊毛。
周周今年双11的第一笔订单,是她期待已久的北京环球影城双次票。“虽然是淡季,但覆盖多个周末包括圣诞节,528元的价格,相当于旺季单次票的一半。”
“我去过5次环球影城,从来没有买过正价门票。”周周称,只有等到这种“薅羊毛”的机会,她才会下手。
当然,薅羊毛并不总是这么直接简单。
双11预售开始前,新宇早早地列好了购物清单。即便东西没几样,她还是花了大把时间去比价。
就拿某款眼霜来说,她充分比较了李佳琦直播间和“中免日上”“CDF会员购海南”小程序的优惠机制,价格精确到每毫升,“李佳琦虽然单价不是最便宜的,但有其他赠品,加上后续的满减和品类券,应该是最划算的。”
不过,在羊毛博主的指点下,她找到了某视频APP会员专享的优惠券,最终以更低的价格在线上免税平台下了单。
新宇说,双11的优惠券不局限于电商平台,各类视频、银行、外卖甚至通信APP和小程序,都会推出大量其他购物渠道可以使用的优惠折扣,叠加下来经常会有羊毛价。“只要功课做到位,总有羊毛可以薅。”
像他们这样的年轻人,如今践行的消费观是,“可以买贵的,但不能买贵了”。
还有一些年轻人,只薅真正的低价羊毛。
“今年双11,我的订单里就没有超过20块钱的东西。”资深羊毛党Sunny,最近每天通勤路上、午休时间、睡觉前都要摸出手机,点进购物小组和羊毛群看“作业”(指优惠的渠道和买法)。
她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必须要买的东西,下单只是因为价格够便宜,最近薅到的就有,十几块钱一箱的抽纸、几元一斤的洗衣液以及各种9块9的大牌护肤品小样,购物渠道多是旗舰店的试用入口、天猫超市和拼多多。
Sunny分享称,双11期间,很多美妆大牌为了促销量,会放出很多低价试用装,多用几个账号下单就能以两三折的价格薅到正装的量;日用消耗品在天猫超市买最划算,因为平台会放出大量优惠券和可以抵现的返卡;网红店卖的衣服鞋袜,以及许多由代工厂生产的品牌零食,都可以去1688找“同源厂家”。
要是遇到优惠券设置错误,还有机会薅到“神价”。Sunny称,双11商家出现bug的概率是最高的,所以要盯紧羊毛群组看消息,“当然,下单的人越多,商家不发货的几率越高,但通常都会给到一些补偿,也不亏。”
她的这些薅羊毛经验,都来自豆瓣购物小组,那里聚集着几十万像她这样的羊毛党,最大的一个小组,人数多达41万。
薅羊毛,还被一些年轻人当作快速“搞钱”的副业,比如,抢茅台、金条、iPhone14等稀缺或保值商品,转手卖出赚一笔差价。一瓶茅台酒转手的利润,低则一两百,高达上千元。
大促期间,有些平台放出大额优惠券,差价就赚得更多。临近双11,社交平台上的“抢茅台”攻略都多了起来,沉寂已久的黄牛羊毛群也复活了,群主开始指挥群员们前往各个平台抢券、预约下单。
对双11感知度和参与度最高的,或许就是这些准备大展身手的羊毛党了。
薅羊毛绝不手软,花钱免谈
对很多年轻人来说,双11就像一个放大镜,因为商品数量和促销力度的增加,把“薅羊毛”的快乐放大了数倍。
这种在过去或许会被称作“贪小便宜”的行为,现在很少有人难以启齿,反而被引以为傲。毕竟,在消费降级的当下,省钱、攒钱,才是这届年轻人的主旋律。
薅羊毛,也不仅仅是在双11,更是许多年轻人的日常操作。
比如,点外卖,只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