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sa2025
5
2025-08-12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合伙租房并不少见,但是合资购房,你见过吗?
这是最近几年,在年轻人群体中日益流行的一种购房方式。他们因为彼此间首付不够,就拼在一起,合资购房。
表面上看,这种方式似乎跟拼单买衣买鞋买化妆品并无区别,但是拼房的背后,带来的却是生活方式的全面革新。
本期显微故事就聚焦在这样一群年轻人身上,关注他们拼房之后的生活变化。
以下是他们的故事:
01万物皆可“拼”
娄娟 32岁 和发小合资购入皖北房产
几年前,我终于在老家皖北买上了一套房。鲜红的产证拿在手里,我感受到的是从未有过的安全感。
与我有同样感受的,还有我的发小。从法律意义上来说,这本产证有一半是属于发小的。因为,这套房子是我们一起“拼”来的。
我和发小从小在一个村子长大,初中毕业后,又一起去了南京打工。在外工作十几年,我们省吃俭用,攒了一笔钱。在经历了无数次搬家之后,我们渐渐有了想要买房的想法,但手里的钱无法支撑这座城市房价,这个想法也就慢慢搁置了。
但是,老家的房价在持续上涨。我偶然间看到网络上有人拼单买房的新闻,就和发小商议,看能否在老家操作着买一套。
我看中了老家一套靠近市中心的小户型,小孩可以念教育质量比较好的中心小学,房屋面积70来平,只需要八十来万,首付二十来万,每月房贷两千六左右。
如果两人合力买这套房子,踮踮脚,就能够得着,生活不会有太大的压力。我立即联系了这个楼盘的销售,跟他说了这个想法,销售表示从未听过有人拼房,他们合同虽然能跟两人签,但是产证只能写一个人的名字。
这让发小她老公有点顾虑。他顾虑的是,买房后,房贷怎么还?以后如果一方急着用钱,这套房子怎么套现?写了一方名字,以后想再买一套,占不占用购房名额?
发小听他这么一说,心里也犯起了嘀咕。我也不免存在这样的疑问,我们找到一位律师,律师告诉我们,可以在买房前签署一份合资购房协议。
就这样,在几番思量之后,我们相互约定,产证写我的名字,首付和房贷两人一人一半,如果将来一方想要变现,另一方可以出资购买另一半的权属。
买完房后,我们又回到了南京工作,房子租给了在楼下开店的一家人,房租八百多块,这样的话,每月房贷只需要付一千六左右,平摊到每人只有八百多块。
此时,在发小他们夫妻俩心里,之前的顾虑消失得无影无踪。每月八百多,换来一套房子,怎么算都是划算的。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去年,发小和她老公关系破裂,婚姻走到尽头。当她把这个消息告诉我的时候,我隐隐觉得情况不妙。
果然,她老公提出要把房子卖掉,自己要分走一半的钱。别说我,发小是第一个不愿意。对于离婚的女人来说,这套房子更要紧紧握在手里,这是将来的保障。
她老公像是换了一个人,搬出去后,每天打电话骚扰她,电话如果不接,就去她家里找。我们俩害怕极了,每次他来闹事,都要打电话找社区找警察。
社区网格员给我们找了公益律师,律师跟我们说,这套房子写在我名下,名义上跟她老公毫无关系,但是她们之前有签订合资购房协议,又是在婚内关系中签署的,所以至少发小付出的一半首付款可以算作夫妻共同财产。
发小找了个时间,约她前夫谈谈,我也去了。我们妥协了一步,可以按照发小当初付掉的首付款给他一半。
可是,这个提议被她前夫拒绝了。这套房子从买来到现在,市场价已经从80万涨到了100多万,这个“香饽饽”她前夫势在必得。
在这次会谈结束后,发小前夫请了一个很厉害的离婚律师。我也让张兰去找个金牌律师,可一打听律师费,我们就不得不临阵退缩了。
发小的生活随着这段婚姻跌落到谷底,我也跟着被命运浇了一盆凉水。痛定思痛之后,今年7月份,我把这套房子挂到了网上,我打算在卖掉房子后,自己再去买套房,单独买一套。
02每一步,都拼得明明白白
小李&小慧 27岁 合资购入上海房产
我和小慧决定拼单买房是临时起意。这个一闪而过的念头,像是一朵随风起伏的蒲公英种子,在接触土壤后落地生根。
我们做了四年同事,一直在上海工作。有一天,我们加班完,地铁停了,准备打车回家,可是几个打车软件都是繁忙状态。这一个多小时的等待,我们感受到的是比加班还要多几倍的艰辛。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我们突然萌生了想要有个自己家的想法。
小慧研究生毕业后,落了上海户口,她有购房资格。就这样,我们在和家人商议之后,决定把拼单买房的计划付诸行动。我们两家掏空六个口袋,各付一半房款,全款拿下,这样压力就会小点。
此后每逢周末,我们就到处看房。人生第一次买房,就看的特别仔细,特别认真。最后,在嘉定买了一...